“宣武区文化馆”谢客重建 连丽如王玥波下周搬家
昨天是“宣南书馆”的最后一场演出,过去9年里的500场演出,连丽如先生场场必到。 首席摄影记者 蔡代征/摄
北京晨报讯(首席记者 崔红 通讯员 宋云辉)今年底前,位于南二环开阳桥畔的“宣武区文化馆”升级改造,原馆全部拆除。评书大师连丽如先生设在此处的“宣南书馆”不得不关门,下周乔迁至天桥艺术中心内继续开馆。这也意味着,时隔近60年,原汁原味的北京评书重返老天桥。
昨天是“宣南书馆”的最后一场演出,也是“宣南书馆”的第500场演出。自2007年起,连丽如先生在宣武区文化馆开馆说书,每周六一场,9年里的500个星期六,她场场必到。一场演出3个小时,她说《三国》,义子王玥波说《水浒》,徒弟梁彦说《精忠说岳》。500场演出共接待观众10万余人。其中,七成是年轻人,三分之一是外地人。由于比邻北京南站,“外地人坐着高铁来听北京评书”成为宣南书馆独特一景儿。
昨天的宣南书馆堪称“满坑满谷”,300多“书迷”听书喝茶嗑瓜子,阵阵喝彩声中送别老书馆,这场演出的主题就叫“重返老天桥”,这也是过去500个星期中唯一一场有主题的演出。
新书馆位于天桥艺术中心地下一层,由展厅改为书场,接待观众300人左右,依然是每周六下午两点演出。票价定为40元和50元两个档次。
连丽如的父亲连阔如先生有“净街王”的美誉,意指连老先生一开口,万人空巷。“我父亲常年就在天桥演出,当时天桥有百余个书馆。我17岁起跟着我父亲在天桥说书,先后在七八个书馆里都说过。这次可以重返老天桥我非常高兴。”75岁的连丽如先生告诉北京晨报记者。
宣武区文化馆原址为“第四届互联网与多媒体全球峰会”会址,2004年建成,地上只有一层,为临时性建筑。2010年宣武和西城合区后,更名为“西城区第二文化馆”。2007年宣武区文化馆曾作为“北京评书”的保护和申报单位,将“北京评书”申报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同时免费提供场地供连先生说书。2008年“北京评书”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传承人为连丽如。此次书馆乔迁天桥,演出场地也为西城区免费提供,以支持传统文化的发展。
■新闻现场
“她是雪糕 我是棍儿”
女儿帮忙售票,老伴儿负责茶水,连丽如一家人撑起了一个书馆。在这个只有200多个座儿的小书馆里,在过去整整9年时间里,她的义子王玥波用整整7年说完了《隋唐演义》,《水浒》刚说了一半。
王玥波和何云伟的《杂学唱》是昨天的压轴演出。16时,瘦了30斤的王玥波有些坐立不安,因为何云伟还没到。大褂在他身上晃荡着,他托起大褂后襟,探头通过音频调控室的窗户往书馆里看,单等着京韵大鼓《黛玉焚稿》一说完,自己就上场。
台口,风大,一把椅子,连丽如已端坐了两个多小时,她不仅是说书演员,更是主持人。16时20分左右,她披着羽绒服走出宣南书馆,这是老人唯一一次离开台口——原来何云伟来了。几句寒暄,何云伟就上了台。
书馆入口处,20个塑料暖壶、俩大铁壶,上茶的伙计不得闲:“今天的茶水上得不好,人太多,转不过身来。”见到何云伟来,连丽如的老伴儿贾建国安了心,开始收拾东西,茶叶、暖壶、桌签甚至洗手液……6岁学相声,13岁唱单弦,贾建国不仅是书馆的老总管、连丽如的大秘书,也帮连丽如带徒弟。观众说:“场场都看得见贾老师忙里忙外。”
75岁的贾建国瘦高,由于娶了评书大师的女儿,他放弃了上台说书。上世纪80年代,在北冰洋汽水厂当了12年工人的连丽如重返舞台,已经不会说书。再学习,师傅就是贾建国。“她是雪糕,我是棍儿;她的轮胎,我是气儿;她是咖啡,我是味儿。”老爷子说。“演了500场,您舍得走吗?”有观众问。“有什么舍得舍不得的,我们就是游牧的。”老人一脸淡定,也无风雨也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