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三成大学生毕业半年内离职

七成企业认为大学生在校学到的知识实用性不强一方面是企业普遍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大学生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高达1/3。《中

七成企业认为大学生在校学到的知识实用性不强

一方面是企业普遍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大学生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高达1/3。《中国劳动力市场技能缺口研究报告》昨天发布,报告显示,大学毕业生(含海归人员)技能结构与市场脱节,眼高手低,工作满意度低;而约有70%的企业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学到的知识实用性不强”。

技能结构与市场脱节

报告由摩根大通支持发起,清华和复旦30余名研究人员历时一年完成,从技能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变化和未来趋势进行了剖析。数据显示,技能劳动者目前只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的19%左右,高技能人才更是仅占5%。目前,企业普遍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国际化管理人才和战略设计人才尤难获得。

但从劳动力供给方面来看,大学毕业生技能结构与市场脱节,毕业后半年内离职的大学生高达1/3。同时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与现实需求也严重脱节——大学毕业生普遍偏好在党政机关及国企等体制内单位就业,而现实中新增就业岗位绝大部分来自于民营经济。

同时职业教育的生源数量和质量堪忧,财政投入不足;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技能不足。调查显示,只有33%的农民工接受过技能培训,仅5.9%的农民工拥有职业技术证书,经过培训部门安排上岗的农民工比例仅为0.3%。

据此,中国劳动力供给存在人才层次矛盾显著,低学历未技能智能化、高学历低能化的问题。

高校应有更大自主权

报告领衔人之一的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强表示,高职教育财政经费投入偏重“普通教育”,由于经费问题很多学生学不到真本事。而农民工流动太频繁,企业不愿投入成本为其培训。

围绕增加人才供给,报告提出了政策建议。首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赋予高校更大的办学自主权,教育机构应加强与企业对接,校企联合培养高层次技术性人才;其次,职业培训平民化,通过国家财政补贴,扶助农民工尤其是年轻一代农民工的技能提升。同时,逐渐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职业技能培训供给模式;建设多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

  北京晨报记者 陈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