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小豆包先识字后学拼音

  展才艺  昨天,在东直门中学开学典礼上,同学们通过管弦乐、现代舞、中国茶艺、足球专项训练等一系列学科实践课程展示,迎接新学期的到

  展才艺  昨天,在东直门中学开学典礼上,同学们通过管弦乐、现代舞、中国茶艺、足球专项训练等一系列学科实践课程展示,迎接新学期的到来。北京晨报记者 李木易/摄

北师大版新教材新增近20篇古诗词

今天,全市百万中小学生将正式开学。新学期、新面貌,教材也以崭新面貌在学生面前亮相。其中,北师大版、人教版、北京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全员换装”,不仅汉语拼音章节错后,更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古诗词、名言警句等“新宠”。

变化1:

先会识字后学拼音

人教版、北师大版、北京版教材已“出炉”。北京晨报记者从本市多所小学了解到,三版教材小学一年级语文学科调整较多,首个共性就是汉语拼音章节的错后。

海淀区七一小学语文主任朱凤英介绍,新教材单元总数减少,主要由于拼音单元由以往的5个单元集中为1个单元,同时,拼音单元也错后至第八单元。“要求学生在认识前几个单元的150个汉字后再学习拼音。”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调整,朱凤英认为,一是为回归拼音的工具性。她解释,在以往的北师大版语文教材中,拼音虽然不做第一单元学习内容,但也比较靠前。这次之所以做错后的调整,是希望学生能够从汉字的演变或字形去记忆和熟悉,而不是直接从拼音切入。二是从语文教育史的角度讲,拼音作为引入工作,在历史上并未作为汉字学习的工具,因此要回归原始的教学法。学生在之前的几个单元中认识150个汉字后再学习拼音,是“熟字学拼音”的导入法。拼音的学习也将在之后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掌握。三是进一步减轻拼音的学习难点。“新版教材明确要求在学习拼音时,不讲授语言知识、拼音规则,不得进行拼音抄写。”朱凤英介绍,这是首次对拼音不抄写做出的要求,既减轻了学生在学习拼音时的繁杂感,又减轻了老师们的负担。

无独有偶,北京版一年级语文教材以往也是先学拼音再认字,新版教材则要求学生在学拼音的时候就开始识字,同步进行。与北师大版、北京版拼音单元微调整的方式不同,人教版教材颠覆以往“迎门学拼音”的内容设计,将识字插入前列。

变化2:

教材强化“中国风”

在课文设置方面,三版教材中对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都分别有增设,强化教材的“中国风”特性。

朱凤英告诉北京晨报记者,在新版北师大教材中,加强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革命传统、民族自尊心和国家荣誉感的渗透,并通过一些单元的设置让教师在讲课时将文章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融入这些教育思想。比如,新增的《祖国小英雄》《民族之花》《奉献》等。此外,在二年级下册《清清的水》单元中更是新增《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种“有年代感”的文章,旨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古诗词及名言警句的篇幅也有显著提升。比如在“语文天地”这一模块中,古诗词的篇目从以前的45篇增加至62篇,名言警句也增至124句。

课文删减的情况在人教版教材中也有所体现。新版教材中新增《秋天到了》《江南》等课文,同时增加的还有几首儿童诗。新初一年级语文教材中也增加了林海音的《窃读记》、诸葛亮的《诫子书》和梁实秋的《鸟》等。

变化3:

《道德与法治》教材整装发行

此前,教育部要求,从新学期开始,小学及初中起始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昨天,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表示,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的新编教材将在全国小学和初中的起始年级开始使用。根据中央加强三科教材建设的要求,教育部集中力量组织专家编写了义务教育阶段的这三科教材,聘请了学术造诣很深、德高望重的一流专家来担任主编,力求更加突出育人导向,符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既传承经典,同时又富有时代气息;既遵循学科规律,同时又贴近学生的实际,将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和实践性有机结合起来。北京晨报记者 刘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