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晨报讯(记者 肖丹)在中关村雏鹰计划企业北京智格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王付刚的日程表上,参加北京创业公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创业政策培训是常设“节目”。能成为中关村雏鹰计划企业,王付刚坦言与创业公社的帮助密不可分。从2013年成立至今三年间,创业公社成为目前本市最大的国家级众创空间,累计培育各类小微企业超过1200家,培育出的中关村雏鹰人才企业占全市总量的五成以上。
2015年初,智格公司入驻创业公社。作为一家以智能插座起家的企业,智格和许多创业企业一样,对政策几乎是“两眼一抹黑”。王付刚介绍说:“创业公社的负责人帮助我们拟定申请雏鹰计划企业的大纲,召开专题讲座,帮我们整理申报材料,并进行审核与修改,这样我们才能成功申请到中关村雏鹰计划企业。”入选后,创业公社还为智格公司等同类企业定期举办专题培训,邀请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详细讲解雏鹰计划企业的后续政策。
创业公社创始人、董事长刘循序介绍,创业公社由北京京西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起设立,股东包括首钢基金、中关村股权交易集团等,以“孵化+投行+投资+创业互助社区”为运营模式,拥有创业办公、创客金服、水滴数据、等子品牌,打造集创业办公空间、创业公寓、金融服务、创业培训和创业大数据为一体的创业生态圈。在他看来,随着孵化器迈入3.0时代,迫使孵化器的运营者转向成为“辅导员”,能够提供更具有附加值的服务。
至今,创业公社在本市运营管理超过12万平方米的办公空间和创业公寓。聚集了近百家投资人,入孵企业超1200家,超过200家企业获得融资。培育了97家中关村雏鹰人才企业、7家中关村金种子企业、8家新三板企业、117家北京四板挂牌企业,5家企业被上市公司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