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手艺低调传承 新物件身价倍增
在老辈人的家里,讲究点的大衣柜上,一定少不了这样一个物件儿:磨花儿镜子。那时候家里没什么装饰物点缀,一面磨有漂亮图案的大镜子,让老房子都能显得特提气。现如今,曾经进入北京千家万户的“北京牌”磨花儿镜再难寻觅,七一制镜厂也早已关门。厂子里的老手艺人们回忆当年的辉煌,不免一声叹息,不过这门儿老手艺,其实还在低调地传承着。不同的是,以前几块钱的物件儿,现在身价已动辄上千。
旧时记忆
“北京牌”镜子炙手可热
现在的年轻人,不太明白好端端的一面镜子,干吗还要磨出花儿来。而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家里的大镜子上如果没个花鸟或小动物的图案,反而觉得不好看,除了图案,有时还刻上吉祥话或革命口号。即便是便携的小镜子,讲究点的也会磨花儿,背后贴张风景画。实际上,至少有好几十年,咱北京家庭用的都是一个牌子的镜子。
西环路,如今是昌平区最繁华的地段之一。少有人会注意到位于街道东侧的一个旧式混凝土厂大门:五米多高十米多宽,立柱上有镂空花纹。但附近上了岁数的人几乎都能喊出它的老名字,“北京昌平七一制镜厂”。这里生产的“北京牌镜子”,曾经在上个世纪70年代家喻户晓。
“老式的大衣柜见过没?我们年轻的时候,稍有条件的,就得安个大镜子。那镜子,都是这个厂生产的。”年过六旬的胡阿姨,聊起七一厂的镜子顿时有了精神,“我姐姐家当时为结婚置办个新衣柜,那镜子都是托人买的。”
如今,人们不会再为了一个镜子托关系走后门儿。除了旧货市场摊子、收藏品网站,北京牌镜子的身影已经不复存在。
精湛技艺
花鸟鱼虫跃然镜上
今年70岁的老师傅马锦茹,是当时厂里数一数二的磨花儿能手。她回忆,当时车间里光磨花儿这一工艺制作,就有二三十个工人。
马锦茹说自己原本不是磨镜工,但进厂后不久,就对磨镜花儿产生兴趣,当即拜师当时有名的磨花儿师傅常建东。“不难学,但主要在用心练。刚开始要先在玻璃上‘打版’,然后再上机器打磨。后来熟练了,花样模子刻在心里了,就不用‘打版’,直接拿玻璃上手。”
磨花儿镜的图案多为花鸟动物,最考验磨花儿功夫的要数小动物。羽毛的边角、动作的走向、眼神的细节,马锦茹说,点滴的雕琢变化都可能成就不一样的效果。
马锦茹老人指着家里一块出自七一厂、已有30多年历史的挂墙立镜讲道,“你看这儿,鸟背上的羽毛,应该打磨得再深一些,这样制成的镜子更有立体感。要我看,现在这点儿就是瑕疵。”老人告诉记者,即便是过了几十年,自己磨出的花儿镜,她一眼就能认出来。
老厂历史
工人白手起家盖厂房
与整个厂区院子紧挨着的西环路44号院,原来叫“七一厂宿舍”,今年已经78岁的王学敏老人还住在这里。
“1958年7月1号建厂,367人,全是从北京城里迁过来的。”聊起过往,老人思路清晰。厂子的前身是玻璃制品社和第一镜子社,1958年合并成立了昌平七一制镜厂,选址在昌平龙山。据王学敏回忆,当时几百人住在山底的板房里,一边生产镜子,一边还要开窑烧砖,为了在当前西环路这个地方盖新厂房。“那可真的是白手起家,房子自己盖,设备自己搬,机器自己设计。”1961年,位于西环路76号的厂区建好,工人们举家搬迁至此,一住就是半个多世纪。
上世纪70年代,七一厂迎来最辉煌的时期,员工曾达到近800人。“北京牌镜子”不仅在京城家喻户晓,还远销其他省市,甚至海外。在王学敏老人的记忆中,每天早晨,货车在厂门口排着队等着装货,“河北、甘肃、内蒙古,这些地方(的车)都常来”。
遗憾的是,从90年代初开始,厂子就不景气,当时王学敏已经退休,“后来设备都卖了,厂房也空了,1993年彻底歇了。”说到此处,王学敏有些激动,“从建厂到倒闭不到40年,一点点看着长起来,然后又没喽,心里别提多难受了……”
低调传承
老手艺在新厂“开花”
6年前,一个消息让厂子的老工人们心里一喜。有人专门成立了研究和制作磨镜的场所,重新拾起“磨花儿镜”这门老手艺。马锦茹老人时隔近20年,又回到磨花儿机旁,还带起了徒弟。
在位于昌平区朝凤庵村的鹤眸镜业工厂里,记者见到了马锦茹的徒弟——新一代磨花儿师傅刘素欣。在一间十几平方米、墙上挂满各种磨花儿镜的工作室内,几个师傅端坐在三台磨花儿机旁,通过机器与玻璃面的巧妙摩擦,生成一幅幅美妙鲜活的镜花儿。
刘素欣说,磨花儿就像绣花儿。双手端稳玻璃,在飞速转动的羊毛轮上轻擦、打磨、细刻。一刚一柔的集合,让镜子上一只猫咪的毛发顺畅自然而有层次。
现如今,刘素欣磨花儿也基本上可以不用制版,一次成型,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功夫。刘素欣说,她最初练习时,一朵只有五六朵花瓣的小梅花,练了几千次。A4纸大小的玻璃,两面反复使,她用掉了近10厘米厚的一摞。
除了制作老厂过去常做的传统花样,刘素欣的工作室也接受“定制”。“去年的一次展览会上,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先生看了我们的磨花儿镜说,‘这一瞧就是七一厂的手艺’,后来才知道,老先生以前是百货大楼卖镜子的。”刘素欣说,师傅把手艺教授给自己,得尽心尽力学好传下去,不能毁了这名声。
当然,辛苦的付出也带来了不菲的回报。八九十年代一块磨花儿衣柜镜不过几块钱,而今刘素欣的定制作品,装裱在画框或者制作成摆件,可卖到数百元到上千元。目前她的客户以年轻人为主,“很多年轻人把它(磨花儿镜)作为一件艺术品,所以我也在研究新花样,希望有创新。”
采访最后,记者问70岁高龄的马锦茹老人,这么多年没磨镜子了,再上手,还会吗?老人毫不犹豫地说,“那当然,手艺忘不了”,后来她又补充道,“不过现在有年轻人学了,这手艺才真正叫没丢。”
北京晨报现场新闻
记者 张静姝 文并摄